阅读:20070回复:5
语言文学类阅读活动——《爱心树》语言文学类阅读活动——《爱心树》 南师大 张旭萍 设计意图: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精神。得到爱,给予爱,它们是一份快乐的传递。当我们既不得到,也不给予的时候,我们只是孤独一人,而当我们既有得到,也有给予的时候,我们就和无数人成为了朋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获得别人的爱的时候,学会给予他人以真正的爱,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使学生感悟大树的无私奉献,了解爱的真谛,并学会感恩身边爱自己的每一个人。 活动准备:各种孩子们熟悉认识的树的图片、《爱心树》绘本和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在我们学校周围和家周围,你们一定认识许许多多的树吧,你知道吗?平时你们有好好看过每一棵树吗?其实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颗特别的树,猜猜它是一棵什么树呢? 出示封面,学生读题目。 二、赏读封面 请看这本书的封面,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写在树干上的中文、英文书名,告诉学生giving的意思是“给予”,作者,画面内容:一棵大树弯着身子,正在把一只红苹果给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 简单介绍作者:美国人,一位举世罕见的艺术天才,知名的诗人、描画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他的这部作品全球销量达1.8亿册。他是一个很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家,我相信你们读了他的这个故事,一定会喜欢他的作品。 这棵大树给予小男孩的远远不止一个苹果,那么她还给予小男孩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个故事。 三、阅读绘本,讲故事 绘本分两部分讲故事,第一部分为2——1页,第二部分为剩余页,分开来讲,并分开提问。 第一部分:整体讲完以后,再进行提问。讲的过程中结合肢体动作,并引导学生观察树枝,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想象大树像是用热情的手臂欢迎小男孩的到来。 提问提纲如下: 1.小男孩跑到树下都做了些什么? 2.小男孩为什么非常爱这棵大树? 3.能不能在图画中找到小男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大树的爱? 4、大树又为什么很快乐?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内容较多,因此主要通过讲故事和引导孩子们看图片,体会在接下来大树情感的变化。阅读过程中,在需要的地方停顿,与学生互动,进行细节阅读,让孩子们来参与并思考绘本的整体阅读。 一、师生互动阅读 1.【第十五页】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树上多了一个爱心、有四只脚丫了,小男孩长大了,他有了新的(朋友),再也没有来和大树玩耍……) 2.【第十六页】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1)观察图画,你从哪里能够感受到大树很孤寂?(低垂着树枝……) (2)谁能用朗读来表示大树的孤寂? 3.【第十七页】朗读感悟大树给予男孩苹果的快乐。 小男孩是来和大树玩耍的吗?那他是来干什么的呢?各自读这段话,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 “大树期盼了这么久的孩子竟然是来要钱的。 大树没有钱,他愿意把自己的果实给男孩。 看着孩子拿着苹果回去了,大树很快乐!” (出示:大树很快乐。) 师问:大树没有了苹果为什么还快乐呢?如果是你拿走了大树那么多的苹果,你会对大树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小男孩儿一天天长大,他和大树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吗?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和大树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继续往下读选段。 二、学生自读 鼓励学生两两之间分角色朗读,感悟大树给予男孩树枝的快乐后,教师引导提问。 男孩儿四次来找大树索要他需要的东西,文字的表达形式相似。你想读哪部分呢?在下面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男孩子先后向大树索要了什么?大树每次的反应是什么样的?男孩这样对待大树,大树为什么还快乐呢?最后只剩下树墩是,大树这一次虽然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出示: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孩子们,你们能说说大树心里到底有些怎么样吗?为什么? 【二十五页】(先只出图再出文字) 大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她只是一个老树墩了,他多么思念那个男孩啊!那个男孩还会来吗?又过了很久很久,那个男孩终于又来了,这时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他们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非常抱歉”,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出示该页的文字的左边部分) 孩子们,这句话竟然是老树墩对男孩说的!大树为什么说抱歉? 大树只剩下树墩了却还是想给予男孩东西,最后大树想到了什么? (出现右边文字) 【二十六页】 细节提醒:大树为什么要把身子尽量挺高? 总结:大树从枝繁叶茂陪伴小男孩儿成长到最后它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墩,它几乎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这个男孩,只要他快乐,而小男孩儿呢?给了大树什么?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提示:对大树说什么,对小男孩儿说什么? 四、集体思考 故事读完了,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而那个孩子呢?这本书仅仅讲的是一个奉献与索取的感人故事吗? 让我们来看一看对这本书的评价吧! (出示课件,生齐声读) ——2005年度十佳童书 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除此之外,在这本书的腰封上还有这样一句话:“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 或许,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我们关心与爱护,让我们快乐的成长,不过在我们被爱的同时,别忘了去爱我们的妈妈和所有关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老师……他们就是我们的爱心树!他们总是为我们默默的奉献着、付出着,他们给我们快乐、给我们幸福、给我们无穷的爱。 (音乐《感恩的心》) 最后,男孩已是风烛残年,回想起曾经的一切,此时他要向大树妈妈倾吐心声……大家想想,男孩会像大树妈妈说什么?老师把这本书放在图书角,希望懂得珍惜爱、懂得感谢爱的孩子再去读一读。你一定会读出更多自己的感受。 |
|
1楼#
发布于:2012-07-23 19:37
语言文学类阅读活动——《爱心树》
南师大 张旭萍 设计意图: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精神。得到爱,给予爱,它们是一份快乐的传递。当我们既不得到,也不给予的时候,我们只是孤独一人,而当我们既有得到,也有给予的时候,我们就和无数人成为了朋友。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获得别人的爱的时候,学会给予他人以真正的爱,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 赖佳欣注:会“爱”,不是知识、技能或观念所能赋予的,而是其生活、经验的沉淀。一个孩子会真正发自内心地去给予爱,其前提是——他在生活中,已经得到/感受到了足够多的真爱。因此,在讲“爱”的主题时,你要明确的一点是,你面对的是一群多为留守的孩子。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使学生感悟大树的无私奉献,了解爱的真谛,并学会感恩身边爱自己的每一个人。 活动准备: 各种孩子们熟悉认识的树的图片、《爱心树》绘本和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在我们学校周围和家周围,你们一定认识许许多多的树吧,你知道吗?平时你们有好好看过每一棵树吗?其实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颗特别的树,猜猜它是一棵什么树呢? 出示封面,学生读题目。 二、赏读封面 请看这本书的封面,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写在树干上的中文、英文书名,告诉学生giving的意思是“给予”,作者,画面内容:一棵大树弯着身子,正在把一只红苹果给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 简单介绍作者:美国人,一位举世罕见的艺术天才,知名的诗人、描画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他的这部作品全球销量达1.8亿册。他是一个很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家,我相信你们读了他的这个故事,一定会喜欢他的作品。 这棵大树给予小男孩的远远不止一个苹果,那么她还给予小男孩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个故事。 三、阅读绘本,讲故事 绘本分两部分讲故事,第一部分为2——1页(?),第二部分为剩余页,分开来讲,并分开提问。 赖佳欣注:第一部分为哪儿到哪儿? 第一部分:整体讲完以后,再进行提问。讲的过程中结合肢体动作,并引导学生观察树枝,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想象大树像是用热情的手臂欢迎小男孩的到来。 提问提纲如下: 1.小男孩跑到树下都做了些什么? 2.小男孩为什么非常爱这棵大树? 3.能不能在图画中找到小男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大树的爱? 4、大树又为什么很快乐?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内容较多,因此主要通过讲故事和引导孩子们看图片,体会在接下来大树情感的变化。阅读过程中,在需要的地方停顿,与学生互动,进行细节阅读,让孩子们来参与并思考绘本的整体阅读。 一、师生互动阅读 1.【第十五页】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树上多了一个爱心、有四只脚丫了,小男孩长大了,他有了新的(朋友),再也没有来和大树玩耍……) 2.【第十六页】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1)观察图画,你从哪里能够感受到大树很孤寂?(低垂着树枝……) (2)谁能用朗读来表示大树的孤寂? 3.【第十七页】朗读感悟大树给予男孩苹果的快乐。 小男孩是来和大树玩耍的吗?那他是来干什么的呢?各自读这段话,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 “大树期盼了这么久的孩子竟然是来要钱的。 大树没有钱,他愿意把自己的果实给男孩。 看着孩子拿着苹果回去了,大树很快乐!” (出示:大树很快乐。) 师问:大树没有了苹果为什么还快乐呢?如果是你拿走了大树那么多的苹果,你会对大树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小男孩儿一天天长大,他和大树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吗?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和大树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继续往下读选段。 二、学生自读 鼓励学生两两之间分角色朗读,感悟大树给予男孩树枝的快乐后,教师引导提问。 男孩儿四次来找大树索要他需要的东西,文字的表达形式相似。你想读哪部分呢?在下面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男孩子先后向大树索要了什么?大树每次的反应是什么样的?男孩这样对待大树,大树为什么还快乐呢?最后只剩下树墩是,大树这一次虽然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出示: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孩子们,你们能说说大树心里到底有些怎么样吗?为什么? 【二十五页】(先只出图再出文字) 大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她只是一个老树墩了,他多么思念那个男孩啊!那个男孩还会来吗?又过了很久很久,那个男孩终于又来了,这时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他们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非常抱歉”,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出示该页的文字的左边部分) 孩子们,这句话竟然是老树墩对男孩说的!大树为什么说抱歉? 大树只剩下树墩了却还是想给予男孩东西,最后大树想到了什么? (出现右边文字) 【二十六页】 细节提醒:大树为什么要把身子尽量挺高? 总结:大树从枝繁叶茂陪伴小男孩儿成长到最后它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墩,它几乎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这个男孩,只要他快乐,而小男孩儿呢?给了大树什么?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提示:对大树说什么,对小男孩儿说什么? 赖佳欣注:谢谢旭萍,写得如此的详尽:)这本绘本本身比较长,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讲读也是不错的。能用不同方式(如朗读),适时让孩子们感受书中角色的心情,很不错。整个阅读过程,从设计、语言、互动形式都没有太大问题。 四、集体思考 故事读完了,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而那个孩子呢?这本书仅仅讲的是一个奉献与索取的感人故事吗? 让我们来看一看对这本书的评价吧! (出示课件,生齐声读) ——2005年度十佳童书 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除此之外,在这本书的腰封上还有这样一句话:“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 或许,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我们关心与爱护,让我们快乐的成长,不过在我们被爱的同时,别忘了去爱我们的妈妈和所有关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老师……他们就是我们的爱心树!他们总是为我们默默的奉献着、付出着,他们给我们快乐、给我们幸福、给我们无穷的爱。 (音乐《感恩的心》) 最后,男孩已是风烛残年,回想起曾经的一切,此时他要向大树妈妈倾吐心声……大家想想,男孩会像大树妈妈说什么?老师把这本书放在图书角,希望懂得珍惜爱、懂得感谢爱的孩子再去读一读。你一定会读出更多自己的感受。 总评:90。总体较好,无太大问题,请将批注中提到的小问题稍作修改。 |
|
2楼#
发布于:2012-07-25 15:13
语言文学类阅读活动——《爱心树》 南师大 张旭萍 设计意图: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精神。通过阅读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不仅得到爱,给予爱,它们都是一份快乐的传递。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希望自己能做的是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即使不在身边的,也在默默为孩子付出的那份深沉的大爱,并能够将自己的爱分享给身边爱他的其他人,这样才不失一位真正快乐成长的人。 活动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使学生感悟大树的无私奉献,了解爱的真谛,并学会感恩身边爱自己的每一个人。 活动准备:各种孩子们熟悉认识的树的图片、《爱心树》绘本和ppt、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在我们学校周围和家周围,你们一定认识许许多多的树吧,你知道吗?平时你们有好好看过每一棵树吗?其实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颗特别的树,猜猜它是一棵什么树呢? 出示封面,学生读题目。 二、赏读封面 请看这本书的封面,你读到了哪些信息? 【写在树干上的中文、英文书名,告诉学生giving的意思是“给予”,作者,画面内容:一棵大树弯着身子,正在把一只红苹果给一个穿着背带裤的小男孩】 简单介绍作者:美国人,一位举世罕见的艺术天才,知名的诗人、描画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他的这部作品全球销量达1.8亿册。他是一个很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家,我相信你们读了他的这个故事,一定会喜欢他的作品。 这棵大树给予小男孩的远远不止一个苹果,那么她还给予小男孩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阅读这个故事。 三、阅读绘本,讲故事 绘本分两部分讲故事,第一部分为2——13页,第二部分为剩余页,分开来讲,并分开提问。 第一部分:整体讲完以后,再进行提问。讲的过程中结合肢体动作,并引导学生观察树枝,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想象大树像是用热情的手臂欢迎小男孩的到来。 提问提纲如下: 1.小男孩跑到树下都做了些什么? 2.小男孩为什么非常爱这棵大树? 3.能不能在图画中找到小男孩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大树的爱? 4、大树又为什么很快乐?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内容较多,因此主要通过讲故事和引导孩子们看图片,体会在接下来大树情感的变化。阅读过程中,在需要的地方停顿,与学生互动,进行细节阅读,让孩子们来参与并思考绘本的整体阅读。 一、师生互动阅读 1.【第十五页】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树上多了一个爱心、有四只脚丫了,小男孩长大了,他有了新的(朋友),再也没有来和大树玩耍……) 2.【第十六页】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1)观察图画,你从哪里能够感受到大树很孤寂?(低垂着树枝……) (2)谁能用朗读来表示大树的孤寂? 3.【第十七页】朗读感悟大树给予男孩苹果的快乐。 小男孩是来和大树玩耍的吗?那他是来干什么的呢?各自读这段话,交流讨论后,教师总结: “大树期盼了这么久的孩子竟然是来要钱的。 大树没有钱,他愿意把自己的果实给男孩。 看着孩子拿着苹果回去了,大树很快乐!” (出示:大树很快乐。) 师问:大树没有了苹果为什么还快乐呢?如果是你拿走了大树那么多的苹果,你会对大树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小男孩儿一天天长大,他和大树之间的故事还在继续吗?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和大树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继续往下读选段。 二、学生自读 鼓励学生两两之间分角色朗读,感悟大树给予男孩树枝的快乐后,教师引导提问。 男孩儿四次来找大树索要他需要的东西,文字的表达形式相似。你想读哪部分呢?在下面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男孩子先后向大树索要了什么?大树每次的反应是什么样的?男孩这样对待大树,大树为什么还快乐呢?最后只剩下树墩是,大树这一次虽然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出示:但是心坎里却有些……) 孩子们,你们能说说大树心里到底有些怎么样吗?为什么? 【二十五页】(先只出图再出文字) 大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她只是一个老树墩了,他多么思念那个男孩啊!那个男孩还会来吗?又过了很久很久,那个男孩终于又来了,这时他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了,他们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非常抱歉”,这句话是谁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出示该页的文字的左边部分) 孩子们,这句话竟然是老树墩对男孩说的!大树为什么说抱歉? 大树只剩下树墩了却还是想给予男孩东西,最后大树想到了什么? (出现右边文字) 【二十六页】 细节提醒:大树为什么要把身子尽量挺高? 总结:大树从枝繁叶茂陪伴小男孩儿成长到最后它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墩,它几乎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这个男孩,只要他快乐,而小男孩儿呢?给了大树什么?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提示:对大树说什么?对小男孩儿说什么? 四、集体思考 故事读完了,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而那个孩子呢?这本书仅仅讲的是一个奉献与索取的感人故事吗? 让我们来看一看对这本书的评价吧! (出示课件,生齐声读) ——2005年度十佳童书 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除此之外,在这本书的腰封上还有这样一句话:“看了这本书,孩子会更爱妈妈。”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 或许,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我们关心与爱护,让我们快乐的成长,不过在我们被爱的同时,别忘了去爱我们的妈妈和所有关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老师……他们就是我们的爱心树!他们总是为我们默默的奉献着、付出着,他们给我们快乐、给我们幸福、给我们无穷的爱。 (音乐《感恩的心》) 最后,男孩已是风烛残年,回想起曾经的一切,此时他要向大树妈妈倾吐心声…… 大家想想,男孩会像大树妈妈说什么?老师把这本书放在图书角,希望懂得珍惜爱、懂得感谢爱的孩子再去读一读。你一定会读出更多自己的感受。 |
|
3楼#
发布于:2012-07-25 15:14
回 1楼(赖佳欣) 的帖子
谢谢佳欣给我的修正,我把你指出的细节的地方修改过了(用蓝色做了标记)。关于你提醒的“爱”的主题的讲述时,我在实践的时候一定好好把握! |
|
4楼#
发布于:2012-07-31 16:36
谢谢旭萍的更改:)
“爱”也不是一堂课就能诠释和体悟的,但可以尝试。期待实际效果,期待课堂实录~ 对了,网上有《爱心树》的绘本视频(最好是挑忠实于原书的黑白版本),可以在课后/课间放给孩子们看——比较完整的故事体验。 |
|
5楼#
发布于:2014-02-22 15:20
好帖还是要收藏,请继续
![]() [img=230,395]v1.freep.cn/3tb_1402081447163n5n512293.jpg[/im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