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431回复:4
自然科普类活动设计——小小蚁兵力量大自然科普类活动设计——小小蚁兵力量大 南师大 张旭萍 设计意图:昆虫在乡村孩子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身边常见的昆虫和动物,并进一步地了解他们的习性及其特征,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学会蚂蚁活动中的团结精神。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蚂蚁,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2、 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学会大胆表达,养成观察、探究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3、 了解蚂蚁的生活特性,通过绘本学习让孩子懂得团结的精神,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团结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蚂蚁,学生准备的其他昆虫如苍蝇、蝗虫等,关于蚂蚁的图片PPT, 《蚂蚁和西瓜》绘本,同样大小的报纸数张 活动流程: 1.谜语导入,利用这一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将要讲述的内容。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同学们来猜一下老师说的这是什么? 孩子们猜出以后通过PPT图片,引出主题内容。 2.结合图片展示和教师带给每个学生的小蚂蚁,观察蚂蚁,认识蚂蚁的特点。 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什么?下面每个人一只,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蚂蚁身体分为几部分?这些部分都有什么特点? 在集体交流之后,老师再总结出蚂蚁的共同特征。 3.认识其他昆虫的特点。 接下来是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可以一起分享大家各自带来的昆虫,观察这些昆虫它们与蚂蚁的相同点是什么?尝试归纳总结出这些昆虫的特点。 4.了解蚂蚁的生活特点大家平时观察蚂蚁的时候,发现蚂蚁的生活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与蚂蚁有关的故事?教师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蚂蚁笑话,引出绘本《蚂蚁和西瓜》。 5.为孩子读完故事后,向孩子们简单提问:蚂蚁们在看到大西瓜时,最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怎么把比它们大很多的西瓜搬回家的?你从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课堂拓展活动: 同舟共济游戏:将学生分组,每组人数相同 同学们现在想象我们是一群小蚂蚁,现在我们要过一条小河,树叶很小,可是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只蚂蚁,现在看看哪组蚂蚁们过河过的最快? 课后拓展: 大家可以回家自己尝试一个有趣的实验:给蚂蚁喝点酒,看看醉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回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
|
1楼#
发布于:2012-07-24 13:31
自然科普类活动设计——小小蚂蚁 南师大 张旭萍 设计意图:昆虫在乡村孩子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身边常见的昆虫和动物,并进一步地了解他们的习性及其特征,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学会蚂蚁活动中的团结精神。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识蚂蚁,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2、 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学会大胆表达,养成观察、探究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3、 了解蚂蚁的生活特性,通过绘本学习让孩子懂得团结的精神,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团结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蚂蚁,学生准备的其他昆虫如苍蝇、蝗虫等,关于蚂蚁的图片PPT, 《蚂蚁和西瓜》绘本,同样大小的报纸数张 赖佳欣注:请考虑让学生们准备昆虫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动物不应就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么? 活动流程: 1.谜语导入,利用这一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将要讲述的内容。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同学们来猜一下老师说的这是什么? 孩子们猜出以后通过PPT图片,引出主题内容。 赖佳欣注:这个谜语估计适合中高年级的孩子。 2.结合图片展示和教师带给每个学生的小蚂蚁,观察蚂蚁,认识蚂蚁的特点。 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什么?下面每个人一只,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蚂蚁身体分为几部分?这些部分都有什么特点? 在集体交流之后,老师再总结出蚂蚁的共同特征。 3.认识其他昆虫的特点。 接下来是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可以一起分享大家各自带来的昆虫,观察这些昆虫它们与蚂蚁的相同点是什么?尝试归纳总结出这些昆虫的特点。 4.了解蚂蚁的生活特点大家平时观察蚂蚁的时候,发现蚂蚁的生活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与蚂蚁有关的故事?教师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蚂蚁笑话,引出绘本《蚂蚁和西瓜》。 5.为孩子读完故事后,向孩子们简单提问:蚂蚁们在看到大西瓜时,最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怎么把比它们大很多的西瓜搬回家的?你从故事里学到了什么? 赖佳欣注:阅读这样一个绘本,还不如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直接观察蚂蚁协作搬运食物来得真切。 课堂拓展活动: 同舟共济游戏:将学生分组,每组人数相同 同学们现在想象我们是一群小蚂蚁,现在我们要过一条小河,树叶很小,可是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只蚂蚁,现在看看哪组蚂蚁们过河过的最快? 课后拓展: 大家可以回家自己尝试一个有趣的实验:给蚂蚁喝点酒,看看醉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回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赖佳欣注:这个实验的目的性在哪儿呢?如果是为了探究出个什么还好,若仅是为了好玩,就有点带有愚弄动物的感觉…… 总评:需要整体修改。 1.如要让孩子们产生观察、探索的兴趣,得先让他们尝到观察、探索的乐趣。也就是说自然科普类课程首先得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在那里,以及如何基于这样的兴趣点来引导。 2.蚂蚁在孩子们生活中十分常见,引导孩子们对它们的观察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有一点,我想大多数的生物学家,除了特别情况(如实验、解剖啥滴)外,更多都是于大自然中对动物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吧。 3.课程的层次性不强,重点不是很突出,若要观察蚂蚁,建议选取个点来进行观察,如蚂蚁吃什么,怎么协作,蚂蚁的触角…… 4.建议先去看看法布尔《昆虫记》中对蚂蚁的相关观察和记叙,再来设计这堂课。此外,去年文萍也有一堂是观察蚯蚓的课,你也可以看看 http://www.passlove.org/bbs/read.php?tid=2897&fpage=2 |
|
2楼#
发布于:2012-07-25 18:15
自然科普类活动设计——小小蚁兵力量大 南师大 张旭萍 设计意图: 孩子天生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动物是他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最好的途径。生活中一些极为普通的昆虫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忽视并不代表它们没有价值,利用学生们日常常见的昆虫蚂蚁来进行观察活动,给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机会,培养他们观察、探索的科学习惯,并能够在这些观察活动中学到更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动物精神——团结协作。 教学目标: 1、 通过在大自然中的切身观察,更好的了解蚂蚁的习性,培养他们基本的科学意识。 2、 在富有趣味性的团队游戏中体验蚂蚁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搬运事物的蚂蚁群体、报纸数张 (注:打算提前找一块室外区域事先用食物残渣引导一下蚂蚁,实验成功后,在上课之前再次放好食物,诱导蚂蚁出现后,将孩子带到活动区内)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同学们,蚂蚁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你们对蚂蚁熟悉吗?知道蚂蚁平时都干些什么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下蚂蚁都在忙什么呢? 2、带领学生到达指定位置,观察蚂蚁。 二、认真观察,发现蚂蚁的特征 1、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前面有好多蚂蚁啊,你们过去看看它们都在干什么呢?(这些蚂蚁是之前老师用食物残渣诱导出来的,大家可以选择一下食物,围绕在这周围观察。) 2、老师:你们看一下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啊? 引导学生从蚂蚁的腿、肚子、触角等方面发现蚂蚁的特征。 3、那咱们想一下还有没有和蚂蚁长得差不多的小动物啊,它们和蚂蚁都什么地方像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加深对蚂蚁特征的认识。 三、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1、学生围着蚂蚁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老师继续引导。 老师:谁来说一下这些蚂蚁在干什么? 学生:蚂蚁在搬东西(……)。 2、老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认真,那咱们在仔细观察蚂蚁是怎样搬东西的啊,你们看一下蚂蚁大啊还是搬的食物大? 学生会惊奇的发现蚂蚁搬的东西比它的身体大得多。 3、老师:那为什么蚂蚁能搬动比自己的身体还要大的食物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引导学生看一下有多少蚂蚁在搬一块食物,从中总结出是蚂蚁同心协力的结果。 四、通过游戏,体会合作 老师:现在我们来玩蚁兵大搬家的游戏。(同舟共济、粮食大转运) 老师来说一下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蚁族,现在蚁族因为住的地区食物匮乏,要搬家,搬家的时候遇到了一条小河,现在每个蚁族要淌过小河,在河岸上有甜甜圈(报纸黏结而成的圈,孩子们在圈内走动带动其滚动),看谁能把甜甜圈最先运到指定的小窝里。最先到达的有奖励哦! (奖励待定,看到时候孩子们最珍惜的东西) 课后阅读拓展: 推荐孩子们自由阅读《蚂蚁和西瓜》 《昆虫记》 |
|
3楼#
发布于:2012-07-25 18:16
回 1楼(赖佳欣) 的帖子
佳欣,我也觉得之前那个教案自己设计的层次、重点都太不明确,根据你的建议,又重新设计了一下,你再给看一下吧!谢谢佳欣这么认真负责的一次次的修改我们的教案了!敬礼~~ |
|
4楼#
发布于:2012-07-31 16:27
自然科普类活动设计——小小蚁兵力量大 南师大 张旭萍 设计意图: 孩子天生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动物是他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最好的途径。生活中一些极为普通的昆虫常常被我们所忽视,忽视并不代表它们没有价值,利用学生们日常常见的昆虫蚂蚁来进行观察活动,给孩子们更好的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机会,培养他们观察、探索的科学习惯,并能够在这些观察活动中学到更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动物精神——团结协作。 教学目标: 1、 通过在大自然中的切身观察,更好的了解蚂蚁的习性,培养他们基本的科学意识。 2、 在富有趣味性的团队游戏中体验蚂蚁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搬运事物的蚂蚁群体、报纸数张 (注:打算提前找一块室外区域事先用食物残渣引导一下蚂蚁,实验成功后,在上课之前再次放好食物,诱导蚂蚁出现后,将孩子带到活动区内) 赖佳欣注:引蚁出窝,恩,好办法,呵呵~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同学们,蚂蚁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你们对蚂蚁熟悉吗?知道蚂蚁平时都干些什么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下蚂蚁都在忙什么呢? 2、带领学生到达指定位置,观察蚂蚁。 二、认真观察,发现蚂蚁的特征 1、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前面有好多蚂蚁啊,你们过去看看它们都在干什么呢?(这些蚂蚁是之前老师用食物残渣诱导出来的,大家可以选择一下食物,围绕在这周围观察。) 2、老师:你们看一下蚂蚁是什么样子的啊? 引导学生从蚂蚁的腿、肚子、触角等方面发现蚂蚁的特征。 3、那咱们想一下还有没有和蚂蚁长得差不多的小动物啊,它们和蚂蚁都什么地方像啊? 赖佳欣注:这比之前找几只其他昆虫来进行比较的方法好,能引发孩子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观察。那些所谓的“知识/常识”不是“告知”就一定“能知/真知”的,这才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让学生畅所欲言,加深对蚂蚁特征的认识。 三、自主思考,解决问题 1、学生围着蚂蚁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老师继续引导。 老师:谁来说一下这些蚂蚁在干什么? 学生:蚂蚁在搬东西(……)。 2、老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认真,那咱们在仔细观察蚂蚁是怎样搬东西的啊,你们看一下蚂蚁大啊还是搬的食物大? 学生会惊奇的发现蚂蚁搬的东西比它的身体大得多。 3、老师:那为什么蚂蚁能搬动比自己的身体还要大的食物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引导学生看一下有多少蚂蚁在搬一块食物,从中总结出是蚂蚁同心协力的结果。 赖佳欣注:其实,蚂蚁是否齐心协力,还真得观察了才知。在观察中大家得出的恰恰是其它感悟也说不定哦:)此外,还可以让孩子们观察和思考,蚂蚁之间是如何沟通、交流信息的,如果孩子们感兴趣的话,说不定还能引出下一个蛮有意思的课堂/阅读/活动主题:动物们/昆虫们是如何交流的。 四、通过游戏,体会合作 老师:现在我们来玩蚁兵大搬家的游戏。(同舟共济、粮食大转运) 老师来说一下游戏规则: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蚁族,现在蚁族因为住的地区食物匮乏,要搬家,搬家的时候遇到了一条小河,现在每个蚁族要淌过小河,在河岸上有甜甜圈(报纸黏结而成的圈,孩子们在圈内走动带动其滚动),看谁能把甜甜圈最先运到指定的小窝里。最先到达的有奖励哦! (奖励待定,看到时候孩子们最珍惜的东西) 课后阅读拓展: 推荐孩子们自由阅读《蚂蚁和西瓜》 《昆虫记》 赖佳欣注:提供书目,作为课后阅读拓展也不错。也可以“动物/昆虫”为主题,让孩子们在图书馆里自由选择相关书籍阅读,然后再一起分享,介绍自己所认识到的动物及其习性、趣事。 总评:谢谢旭萍的改进,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