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校园蒲公英
——一个慈善图书馆项目在阜阳乡村小学的实践之路
三年前,一个名为“蒲公英乡村图书馆计划”的慈善项目在阜阳乡间悄然启动,迄今已为20所农村小学建立了图书馆。这其中,大部分都设在了我市农村。有了蒲公英乡村图书馆,乡村孩子的校园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临泉县姜寨镇王楼小学、阜南县鹿城镇李坑小学的孩子们会告诉你:“图书馆是一个美好的乐园。”“图书馆是我心灵的扶助,非常喜欢这个图书馆里的书,在我们农村,算是我最满意的一个地方。”“有了图书馆我感到有书就会有幸福。”……
这些农村孩子们的回答叫人欣喜,令人感动。然而,局外人难以想象的是,蒲公英乡村图书馆从美好的初衷出发,却一直贯穿着各种矛盾和困难。在特定的乡村教育背景下,让乡村孩子读书、读好书,难在哪里?
本报记者邢军朋/文 杜可名/摄
“最好的”乡村图书馆
“蒲公英乡村图书馆计划”发端于2008年,第一个项目便落户在临泉县姜寨镇王楼小学。在此之前,曾有一家国内知名企业通过由留美学生杜可名、玄伟剑等人发起的爱心传递慈善基金会(英文名为 PassLove Charity Foundation, 缩写为 PLCF, 下文均使用此缩写)向农村学校捐赠图书,杜可名和她的团队都对此充满热望。但事后发现,“收到的是一堆垃圾”——很少有适合农村孩子阅读的书。“无法向准备接收这些书的学校交待,失望之余,干脆下决心:不只给贫困地区的小学捐书,而要捐整个图书馆,里面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是最好的。”杜可名说。 |